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始建于1950年的国立西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牙科专科门诊。1956年5月改名为西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同年9月改名为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1958年成立了口腔科学系。197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了“西安医学院口腔医学系”。1985年3月经国家卫生部批准,成立了西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同年6月更名为“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院”,1991年成立了口腔医学院。2000年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安医科大学合并,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2012年增名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委管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
医院学科门类齐全,是国内较早招收5年制口腔医学本科生的院校,目前拥有口腔医学学术型博士点、口腔医学专业型博士点、口腔生物医学交叉学科博士点、口腔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口腔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医院拥有众多国家级、省级平台,是国家口腔区域(西北)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单位、国家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专科(颌面外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国家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西北地区口腔医学专业师资培训中心、陕西省首批美容外科及美容牙科主诊医师培训基地、陕西省牙颌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陕西省颅颌面精准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及陕西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挂靠单位、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口腔黏膜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等。
医院现有教职工1300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93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32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负责人、特聘教授1名,陕西省三秦英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1名,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5名,三秦青年科技之星1名,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1名,陕西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青年人才)1名。国家级学会总任职达118人次;国际牙医学院院士7人,核心期刊、国际期刊编委及以上任职总人数达48人。
在医疗服务方面,医院业务用房面积约5.27万㎡,牙科综合治疗椅600台,住院床位100张。院本部设有27个临床医技、医辅科室,开设21个特色诊室,院外设置5个口腔专科门诊部(医疗执业延伸点)。医院年门急诊量83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2600余人次。口腔正畸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牙周病科、口腔修复科、牙体牙髓病科、口腔种植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建设项目,麻醉科为陕西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医院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顺应医学发展趋势,打破传统学科划分和专业设置壁垒,坚持“以疾病(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以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为导向。基于“医学、科学、美学”的专业理念,追求“安全、舒适、可及”的质量目标,创新性形成“5+3”临床亚中心体系,推动多学科深度融合,引领口腔医学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在全国首创了“牙颌颜面发育管理中心”,形成了贯穿牙颌颜面发育全周期的口腔健康诊疗指导规范;口腔预防保健中心在全国口腔专科医院中率先开展口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近3.7万户家庭,成为大众口腔健康“守门人”;牙体保存及功能重建中心围绕牙体牙髓疾病,全面提高全社会的天然牙体保存能力;牙列修复及维护中心结合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建立个体全治疗周期的诊疗模式;颅颌颜面整形美容中心从患者角度出发结合疾病特点,弥补颅颌颜面缺憾,重塑完美容颜;口腔数字化技术与发展中心,集口腔数字化研究与开发中心、口腔数字化实践与培训中心、数字化口腔工艺教学中心为一体,培养数字化诊疗团队、开展数字化临床研究,口腔医学辅助检测检验中心、口腔卫生耗材配送及消毒中心同时并举形成医疗服务新体系;在国内独创了“儿童牙颌疾病诊疗专科特需病房”,打造儿牙全麻“西交模式”;医院重视“智慧医院”建设,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化、人性化、智慧化、便利化、特色化水平,已获批陕西省首张“互联网医院”牌照。
在教学方面,医院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个层次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县级医疗机构骨干人才培训、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各级专业学会、协会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等任务,开展从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口腔医师人才培训,形成了以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国际在线和14门混合式课程为引领的线上、线下口腔课程库,其中《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种植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为省级一流课程。口腔教学实验中心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口腔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在科学研究方面,口腔医学检测中心是集科研、教学和临床检验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医学实验与检测平台,总面积约4000㎡,设备440余台,包含口腔医学研究中心、医学检验平台、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口腔与颅颌面研究所”暨“陕西省颅颌面精准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聘请了中国科学院王松灵院士担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口腔医学检测中心可开展口腔微生物学、病理及生理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蛋白和基因工程、组织工程、材料与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免疫、生化、临检、疾病基因筛查、微生物培养鉴定等临床检验项目。
医院近五年共获批10项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各类科研项目立项205项,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近五年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学术论文534篇,其中SCI收录343篇;授权国家专利181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
在国际交流方面,医院秉承宽广的国际化视野,近年来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挪威、加拿大、泰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学术团体及医疗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019年通过泰国口腔医学委员会认证,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泰国口腔医学委员会“无条件”认证的高校。目前已经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等8所国际院校开展了实质性合作,迄今已经与多所全球排名前50名的知名牙医学院展开合作交流,目前正在并积极争取与国际知名口腔医学院合办“国际口腔医学院”,不断推进国际化进程。
医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基于智慧化手段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签约单位6家,形成了远程医疗协作网,促进分级诊疗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16年至今,医院先后派出9批援藏干部赴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援藏工作,携手保卫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阿里人民的口腔健康。2010年起,先后向三坪村派驻12名驻村干部参与国家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计划工作。同时,医院选派专家多次赴陕西镇巴县、吴起县、汉中市、安康市、宝鸡市,新疆乌鲁木齐市、宁夏银川市、甘肃兰州市、青海西宁市等地开展对口支援帮扶工作。
全院教职工将牢记“国家队”的使命与担当,不断推进“研究型”智慧医院建设,力争成为本地区“最受信赖”的口腔医院,以及“名医名师荟萃、服务对象信任、学科同行认可”的国内一流口腔医学院;为建成国际一流口腔健康服务中心而努力,为全球口腔健康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12月31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