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植骨?
种牙时要求无牙区域的牙槽骨具有足够的高度和宽度,这样可以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支撑和固位空间,从而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和成功率。植骨是通过给缺牙位置的牙槽骨缺失部位植入自体骨组织或人工骨材料,以增加骨量和改善牙槽骨的结构,来补足种植牙植入条件的一种方法。

二、为什么要植骨?
种植牙就像种树,只有树根被充足肥沃的土壤紧紧包围,这棵树才能平稳站立并经受风吹雨打,而种植牙所需的土壤就是健康、足量的牙槽骨,但是先天发育、牙根及牙周炎症、外伤、长期缺牙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牙槽骨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吸收。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和密度都会直接影响种植牙的成败,因此种植术前,医生会要求患者拍摄口腔CBCT,然后去详细的测量和评估。如果牙槽骨条件不够标准,就会建议患者通过植骨来恢复骨量,否则种植体无法形成牢固的骨结合,就容易松动甚至脱落。

三、什么情况下要植骨?
并不是每一例种植牙患者都需要植骨,适合种植牙的牙槽骨,一般高度至少要1cm以上,宽度至少0.6 cm,密度也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假如患者的牙周条件比较理想,牙槽骨骨量可以达到种植牙的标准,那么进行种植牙前就不需要植骨。反之,则是需要进行植骨手术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骨量不足:部分患者由于长期缺牙未修复,牙槽骨逐渐萎缩吸收,导致骨量减少,牙槽骨的高度和厚度不够骨壁过薄。植骨可以补充缺失的骨组织,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支撑和固位空间。

2. 骨密度低:有些患者的牙槽骨质地疏松或骨质量不佳,即使牙槽骨的量足够,但如果骨质密度低,可能无法承受种植体的负载。植骨可以通过增加骨密度来增强牙槽骨的承载能力,使种植体更好地与牙槽骨结合。

3、上颌窦问题:在上颌后牙牙根的上方,有一个空腔,称为上颌窦。如果上颌窦过大或者牙槽骨本身不多,缺牙区域的骨头顶部和上颌窦距离很近,强行种植的话会直接穿通上颌窦,造成感染甚至种植体发炎、脱出。所以有时可能需要通过植骨来提升牙槽骨,以避免种植体进入上颌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