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我院完成一例19岁癫痫并伴有智力发育迟缓患者的全麻下MDT治疗。
今年5月,牙周病科刘瑾副主任在智慧好医院线上接诊时,收到了一位特殊患者家属的求医信息。通过线上交流得知,患者是一位19岁的甘肃女孩,从3岁开始患有癫痫并频繁发作,智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近两年出现了持续的牙龈出血、牙龈肿痛,发病导致的前门牙断裂和牙痛都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困扰,家人在多地求医,均因患者自身情况无法配合相应检查和治疗,而超龄又无法在儿科进行全麻治疗被多家医院拒绝接诊,便将希望寄托在我院,于是就在线上先进行咨询。在了解患者的大致情况后,刘瑾医生约好时间让患者来院做进一步检查。
现场检查后发现,患者的配合和交流都有很大的障碍,通过耐心细致的安抚,刘瑾医生也只能大概看到患儿口腔卫生很差,前面的两个大门牙因为外伤已经一个只剩烂根,一个只剩部分牙冠,后面的牙齿无法进行检查。患者完全不能配合影响学检查,使得对牙根的进一步评估也无法进行,仅只能依靠多年前勉强拍摄的一张模糊的全景片了解。考虑到患者家在外地,不便照顾,为避免患者及家属来回奔波,刘瑾将情况与麻醉科王智主任、儿童口腔科董宁副主任进行了充分沟通,决定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根据初步制订的治疗计划,在儿科全麻诊室为患者进行全麻下的多学科检查和相应治疗。

7月7日早上8点,手术如期开始,王智主任对患者进行行为诱导,发现这名患儿的情况比想象中复杂的多,由于患者口颌系统发育差,导致张口度非常受限,给术前插管麻醉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顺利为患者进行插管麻醉后,通过详细的口腔检查,发现由于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口腔状况非常差,结石严重,甚至覆盖整个牙面,同时多颗牙有龋洞,有的已经导致牙根发炎需要杀神经治疗,前面门牙的残根已经无法保留;咬合功能差导致牙齿排列非常紊乱,下颌的牙齿全部向舌侧倾斜移位,这都给口腔检查和治疗带来非常大的难度。为避免患者进行多次手术,在手术前通过椅旁数字化口扫技术制取了患者口腔模型,在手术期间为患者同步进行修复体的制备,手术后就可直接佩戴,避免了需要二次手术修复的麻烦;进一步通过便携式牙片机,对患者的口腔整体情况有了更加清楚的判断,详细精准的治疗方案也随之制定出来并指导手术顺利的进行。刘瑾副主任为患者进行了全口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的联合治疗,随后董宁副主任为患者进行了十余颗牙齿的龋齿充填,两颗牙齿的一次性根管治疗,一颗牙齿的冠修复,一颗残根的拔除。下午2点,手术顺利结束,一次性解决了全口牙周问题和牙体问题。复苏观察结束离院时,患者家属激动的说:“从我开始在网上联系交大口腔医院的大夫,一切都很顺利,医生非常耐心详细的了解我们的困难,帮忙联系院内各个科室的医生,同时考虑到我们是外地的,医院还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和帮助,愿意冒风险为孩子做治疗,真的非常感谢”。


近年来,我院通过智慧医院的建设连通了线上问诊和线下就诊流程,拉进了医患距离,便利了患者就诊需求,大大减少患者来院就诊次数,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而多学科会诊也避免让患者去不同科室挂号、排队、检查的不便,可以一次性通过多个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快速椅旁会诊,共同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最大限度避免了疾病的误诊,提高诊疗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我院儿科全麻诊室的设置,不但在低龄儿童的全麻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也针对因发育障碍、脑部疾病等无法正常配合诊疗的成年人,为他们进行一站式的治疗服务。这位患者的诊疗,正是我院一系列多元化服务模式的综合体现,医院将继续把“以患者为中心”贯穿就医各个环节,为广大患者提供智慧化、舒适化、专业化的口腔医疗健康服务。